財團法人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聯絡我們
  • 首頁
  • 關於學思達
    • 學思達簡介
    • 學思達基本概念與常見迷思
    • 學思達開放教室
    • 大事記及歷屆年會
  • 資源專區
    • 加入社群
    • 觀看影片
    • 獲取教學資源
    • 線上交流(臉書社團)
    • 推薦書單
  • 參與計畫
    • 學思達跨域連結計畫-「怪咖系列」紀錄片
  • 申請學思達認證
    • 關於學思達認證
    • 關鍵思維與基礎能力認證 >
      • 各梯次通過名單公告
    • 開放教室認證 >
      • 通過認證名單公告
  • 捐款支持
.

全國性推廣師培計畫


課程簡介及報名資訊
主辦單位及課程團隊
學思達教學法推廣8年多,第一批跟隨輝誠老師施行學思達的老師,這幾年不斷累積教學經驗及資源,從原本輝誠老師的高中國文科,發展到國、英、數、社、自、藝術都有老師在課堂運用學思達,之後的老師便能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用更短的時間掌握學思達的教學模式。

​
每一年學思達團隊都會選定 1-2 個縣市作為重點推廣區域,透過「演講」、「工作坊」、「社群」等不同形式邀請逾 2,500 位教師參與學思達培訓坊。2019 年臺北、嘉義,2020年臺中,2021 年在臺南,同時接續去年的課程,在臺中舉辦較為進階的「重點增能課程」。

我們相信每一位教學者都能因為「再學習」持續精進課堂效能、幫助學生學習。
也許獨自摸索,也許和幾位夥伴並肩前進,學思達團隊希望在這些歷程裡,提供老師新的靈感、新的作法,讓每一位老師發揮教學的專業和無窮的創造力!
Picture

課程簡介及報名資訊

實際課程內容將以2021年課召群共識進行更新。

專題演講(地點&合作單位:國立臺南大學)

主要對象:有意願入門學習學思達教學法的夥伴。
觀看直播(3/28 場)
觀看直播(4/18 場)

學思達基礎概念及應用(演講)

[ 6小時 ]張輝誠老師、王宏仁老師、鄭博仁老師
  1. 從單向講述教學走向問答式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學思達教學:學思達教學五步驟、學思達講義
  2. 學思達實踐經驗分享
  3. 學思達對談
[ 請留意 ]3/28(日)、4/18(日) 課程內容相同,請擇一場次報名。

新手入門工作坊(地點&合作單位:國立臺南大學)

主要對象:有意願入門學習學思達教學法的夥伴。
課程已結束

A.   學思達分科應用(工作坊)

[ 6小時 ]
  1. 依照學科進行分組工作坊。透過實際體驗學思達課堂,理解學思達五環的意義與功能;了解學思達在各學科課堂的應用,學習如何開始並逐步在課堂中應用學思達。
  2. 開設科目:國小國語(細分低、中、高年級)、國小數學(細分低、中、高年級)、國中國文、高中職國文、高中職英文、中學數學、社會領域、自然領域、藝術領域。
    ​

B.   學思達講義製作(工作坊)

[ 6小時 ]
  1. 依照學科進行分組工作坊。透過體驗與實作性課程,了解學思達講義架構、意義與功能。在本課程後,學員將知道如何修改、運用學思達講義,並發展提問或探究策略。
  2. 開設科目:國小國語(細分低、中、高年級)、國小數學(細分低、中、高年級)、國中國文、高中職國文、高中職英文、中學數學、地理、歷史、公民、自然領域、藝術領域。
    ​

C.   主持引導與班級經營(工作坊)

[ 6小時 ]
  1. 依照學科進行分組工作坊。學思達的教學方法提供孩子更多自主學習、思考與表達的空間,回過頭來,老師如何領導整個班級、如何回應孩子的需求則成為重要的學習課題。課程內容包含如何引導學生討論、引導學生表達,課堂中的師生對話,以及如何設計課堂機制以幫助學思達五環順利進行等。
  2. 開設科目:國小國語(細分低、中、高年級)、國小數學(細分低、中、高年級)、國中國文、高中職國文、高中職英文、中學數學、地理、歷史、公民、自然領域、藝術領域​,

    ​

重點增能工作坊(地點&合作單位:私立逢甲大學、國立臺南大學、私立普林思頓高中、雨果文教基金會)

主要對象:有學思達實踐經驗的教學者。
報名截止

A.   教師覺察與師生對話(工作坊)

[ 12小時初階+12小時進階回流課程 ]李明融老師
  1. 課程簡介:透過基本認識薩提爾冰山模式的基本認識,帶領教師覺察自我內在,並學習帶著正向好奇,理解師生間的差異與互動。透過課程讓老師重新看見自己、肯定自己,並學習轉化情緒、安頓內在。課程內容包含:冰山提問、教室裡的薩提爾、自我覺察與身心安頓、如何對話與如何生活。
  2. 進階回流課程僅邀請參與過初階課程的夥伴回流參與。
    ​

B.   學思達五力的惑與美(工作坊)

[ 6小時 ]黃洛晴老師、李明融老師
  1. 課程簡介:邀請希望與學思達夥伴交流課堂問題解方的教師參與。上午包含學思達診療室,針對問題進行聚焦、釐清、歸類盤整;下午進入「解憂相談室」,由講師分享教學精進歷程及作法,亦邀請現場夥伴互動分享經驗及創意,希望藉由一天深入傾聽、表達、交流經驗,幫助所有在課堂嘗試學思達的老師進入教學美麗新視界。
    ​

C.   問題設計與引導統整(工作坊)

[ 18小時初階+6小時進階回流 ]黃洛晴老師、李明融老師
  1. 課程簡介:學思達教學之成效在於講義製作、課堂主持引導、對話統整能力。三天的工作坊從文本分析到提問設計,再由錘鍊提問能力至精實引導與統整能力,期待學員在培訓後能夠善用提問與文本的互動,設計出能夠引發學生學習動機、有層次有架構的講義提問,掌握提升學思達教學成效的方法。​
    ​

D.   學思達家教班(工作坊)

[ 48小時(單次課程6小時*8次) ]黎曉鵑老師(課召)
  1. 課程簡介:運用「學思達牌卡」,學習學思達教學法五力。一年八次課程,平均1.5 個月上一次課。由固定學員連續上課。課程主題包含:提問與任務設計、分組機制與主持引導、學思達講義製作、師生對話、圖表運用、學思達差異化教學等。​​
  2. 優先錄取條件:完整參與「新手入門工作坊」、承諾 8次課程都能出席。


▲TOP

主辦單位及課程團隊


Picture

指導單位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

主辦單位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臺南場共同主辦】臺南市教育局、國立臺南大學
【臺中場協辦單位】私立逢甲大學
【臺北場協辦單位】私立普林思頓高中

**特別感謝** 
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及雨果文化教育基金會無限支持與陪伴
​

課程團隊(課程召集人)
​

【 學思達基礎概念及應用 】

  • 張輝誠老師、王宏仁老師、鄭博仁老師
    ​

【 新手入門工作坊 】

  • 黃彩霞老師(負責國小低年級國語、數學)
  • 楊雅芬老師(負責國小中年級國語、數學)
  • 張美慧老師(負責國小高年級國語、數學)
  • 吳汶汶老師(負責國中國文)
  • ​蔡淑錚老師(負責高中職國文)
  • 洪碧遠老師(負責高中職英文)
  • 李記萱老師(負責中學數學)
  • 孔慶麗老師(負責社會領域)
  • 沙寶鳳老師(負責地理科)
  • 謝逸帆老師(負責歷史科)
  • 黃洛晴老師(負責公民科)
  • 謝彩凡老師(負責自然領域)
  • —黃瀞瑩老師(副課召-高中自然)
  • —廖宜銘老師、張耕碩老師、林佳人老師(副課召-國中自然)
  • —蕭宇青老師(副課召-國小自然)
  • 黎曉鵑老師(負責藝術領域)
  • —杜心如老師(副課召-藝術領域)
    ​

【 重點增能工作坊 】

  • 李明融老師(負責教師覺察與師生對話、學思達五力的惑與美、問題設計與引導討論)
  • 黃洛晴老師(負責學思達五力的惑與美、問題設計與引導討論)
  • 黎曉鵑老師(負責學思達家教班)​
▲TOP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