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釋放師生潛能,發揮最高價值。
在亞洲教育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我們的學生被重視的能夠掌握大量的知識,在課堂裡面被大量的輸入陌生的知識,在透過紙筆考試,確認知識記憶和理解的能力。在這樣的教育下,學生本身對於新知的好奇心、探索能力被壓抑了,同時,為了在短時間內提供給學生最完整的知識內容,老師做為教學者,也壓抑了自己與學生一同成長、探索,和引導學生用不同的速度或方式成長的教學專業。 1991 年第一年當老師的張輝誠老師,希望創造一個不一樣的教育。台灣在過去二十年來引進了許多國外教育創新的方法,教育部也不斷地注入資源,希望可以活化教學現場,看見一個不同的學習風景--也就是我們的學生可以充滿動力、活潑開心的學習,同時又不失原來教與學的專業與效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輝誠老師用他將進二十年的嘗試與反思,創發了學思達教學法--一個注重教學效能、注重自學、思考、表達等多元能力的教學方法。同時,學生因為有了老師專業的引導,釋放了潛在的好奇心與探索能力,透過與同學討論、自主思考、與上台發表,深化了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思達教學法不止緩解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情況,更讓教育的品質提升,讓我們的學生出社會之後養成一生帶得走的自主學習能力、深入思考能力、與人討論合作能力、表達能力,不管世界再怎麼改變,在學思達教育下的學生,他們從小就不斷累積終身學習的策略和素養,並且能夠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大人,可以自主覺察、覺知;可以領導自我、可以關懷社會,持續對世界保持好奇,對社會有所貢獻。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簡介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在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和誠致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方新舟董事長,以及許多單位與貴人共同支持下,在 2020 年成立,2021 年起正式營運。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自 2013 年開始推廣學思達教學法,在基金會成立之前至今這 11 年來,有上百位的老師在張輝誠老師的號召下也致力於推廣學思達教學法。於是基金會成立之後,數百位學思達老師也成為基金會的後盾,在全台、乃至世界華人教育所在之處,透過開放他們的教室、分享教學資源與經驗和入班陪伴支持等方式,共同支持更多老師改變單一講述的教學方式,在 AI 時代來臨下,帶給學生能夠適應現在與未來的重要能力,也持續為台灣創造新的競爭力,老師們總說,老師要一代勝過一代,因為如此一來,學生才能夠一代勝過一代! 學思達組織的使命這是未來十年,我們希望為台灣教育創造的改變:
1. 建立一個支持教師教學專業不斷精進、成長的「教師專業成長系統」。
2. 塑造開放的文化,使封閉的教學現場轉向開放。 3. 教育現場從長期忽略,到密集、深度培育學生的生命素養。 4. 還給學生一個活潑、溫暖(被接納)、充滿學習動力的課堂。 1. 建立一個支持教師教學專業不斷精進、成長的「教師專業成長系統」。
2. 塑造開放的文化,使封閉的教學現場轉向開放。 3. 教育現場從長期忽略,到密集、深度培育學生的生命素養。 4. 還給學生一個活潑、溫暖(被接納)、充滿學習動力的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