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關於學思達
    • 關於基金會
    • 2021-2022 雙週年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故事 >
      • 專題報導 >
        • 學思達 ─ 打破填鴨,全面升級教學
        • 老師幫助老師,一代勝過一代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匯聚正向動能‧持續精進創新
        • 薩提爾培訓工作坊 — 以一致性對話與陪伴讓愛體現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 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 學思達教學法—為孩子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
      • 里程碑 >
        • 2020 年,學思達
        • 2019 年,學思達
        • 2018 年,學思達
        • 2017 年,學思達(下)
        • 2017 年,學思達(上)
        • 2016 年,學思達(下)
        • 2016 年,學思達(上)
      • 活動相簿
  • 了解學思達教學法
    • 推薦書單
    • 學思達教學法簡介
    • 學思達教學五步驟
    • 學思達教師五項專業能力
    • 學思達觀課
    •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的話 >
      • 學思達的真正價值
      • 學思達老師的「成長之路」及「隨時開放教室」
      • 觸發學思達老師「內在能量的開關」及「外在成長之路」
      • 學思達的「支持系統」、「自動運轉」與「攻堅」
      • 學思達與類學思達:從老師單向講述到學生自主學習
      • 學思達與類學思達: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向學思達
      • 正名「學思達講義」
  • 學思達觀課資訊
  • 學思達講義精華彙整
  • 學思達認證
  • 學思達工作坊影片
  • 學思達雙月刊
    • 2022年 >
      • 2022年12月
      • 2022年10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6月
      • 2022年4月
      • 2022年2月
    • 2021年 >
      • 2021年12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6月
      • 2021年4月
      • 2021年3月
    • 2019年 >
      • 2019年9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 >
      • 2018年11月
      • 2018年7月
      • 2018年5月
      • 2018年3月
      • 2018年1月
    • 2017年 >
      • 2017年11月
      • 2017年9月
      • 2017年7月
      • 2017年5月
      • 2017年3月
      • 2017年1月
  • 學思達老師支持系統
    • 學思達教學社團 (FB)
    • 教學經驗分享 (Medium)
    • 學思達臉書粉專 (FB)
  • 歷屆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3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領航論壇
      • 啟航論壇
      • 會議手冊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年會論壇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會議手冊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活動資訊
      • 會議手冊
  • 支持基金會
圖片


關於基金會

期待有一天台灣教育現場不再填鴨,老師能夠發揮個人熱情、潛能與創造力,
​引導孩子快樂學習、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素養。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學思達教學法」,以改變台灣的單向講述教學方式。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基金會透過定期舉行教學演講、增能工作坊、社群活動、教案教材分享等,點燃老師的熱情、吸引老師參加培訓、加入教師社群,改變過去既定講述型的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台灣教育現場持續提升教育品質,並改善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困難或學習成效不佳等問題。


一位講師這樣描述學思達的工作坊:
​

  • 「我們的目的不是將老師原來的教學打掉重練,而是幫助老師『升級』教學。一個我們實踐過,真正能夠養成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中山女高第二屆學思達專班學生分享:

  • 「以前常常遇見很多不像討論的討論,要嘛有人不敢發言,要嘛有人覺得事不關己,但是在這個班,大家在討論時都可以侃侃而談,也讓我學會傾聽。」

我們的理念
​


釋放師生潛能,發揮最高價值。
舊式僵化的教學方式壓抑了所有人的創意、天賦、發展潛能,學思達教學法讓教學現場的師生互動增加,從老師改變帶動學生在學習態度與行為上的轉變,幫助老師有效點燃自己與學生對自我成長的渴望,突破過去課堂上的固定式思維,讓師生發掘、發展、發揮各自的天賦與潛能。


|未來人才關鍵基礎能力:自「學」、「思」考、表「達」
面對急遽變化的未來,知識與經驗不斷更迭,唯有培養成熟的「自學能力」,才能不斷與時俱進、精進自己、永保成長。因此學思達的核心是「自學」,包含自學的動機、能力、習慣,「面對一個又一個全新知識,學生可以主動輸入,而非由老師講述、灌輸」這個關鍵思維貫穿所有的教學目的、過程,以及結果。


|老師角色轉換:知識傳遞者 → 學習引導者
老師角色從單向講述傳遞知識,升級成「教學設計者」、學生自學的「引導者」,長期培育學生「自學、思考、討論、表達」,帶領學生逐步建構終生受用的自學能力與習慣。


|教學資源公開共享:
支持鼓勵學思達老師於共備社群及ShareClass平台上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學方法與經驗,使更多老師受到啟發,降低付諸實踐門檻,並讓珍貴教材與經驗得以傳承、形成連結擴散,進一步迭代創新的效益。

學思達影響力

學思達培訓工作坊(2021 年)
​

圖片
  • 教師研習:290場
  • 課程時數:1,334小時
  • 參與人次:7,770人次

學思達講義(歷年累積)
​

圖片
  • 上傳份數:1,560 份
  • 下載次數:338,187 次

學思達教育領導人培育(2021 年)
​

圖片
  • 培育講師:97位
  • 增能課程:79小時
  • 共備討論:100+場

學思達社群(歷年累積)
​

圖片
  • 學思達 FB 社團人數:7.4 萬人
  • 電子報訂閱人數:8,000+人
  • YouTube 訂閱人數:8,000+人
  • 海外影響力:香港、澳門、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美國(華人學校)都有老師實行學思達教學法;2016-2019 年連續四屆學思達亞洲年會,每年吸引近百名海外老師慕名參加,更有各國老師自組「 學思達遊學團」 來台觀摩。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