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關於學思達
    • 關於基金會
    • 2021-2022 雙週年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故事 >
      • 專題報導 >
        • 學思達 ─ 打破填鴨,全面升級教學
        • 老師幫助老師,一代勝過一代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匯聚正向動能‧持續精進創新
        • 薩提爾培訓工作坊 — 以一致性對話與陪伴讓愛體現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 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 學思達教學法—為孩子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
      • 里程碑 >
        • 2020 年,學思達
        • 2019 年,學思達
        • 2018 年,學思達
        • 2017 年,學思達(下)
        • 2017 年,學思達(上)
        • 2016 年,學思達(下)
        • 2016 年,學思達(上)
      • 活動相簿
  • 了解學思達教學法
    • 推薦書單
    • 學思達教學法簡介
    • 學思達教學五步驟
    • 學思達教師五項專業能力
    • 學思達觀課
    •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的話 >
      • 學思達的真正價值
      • 學思達老師的「成長之路」及「隨時開放教室」
      • 觸發學思達老師「內在能量的開關」及「外在成長之路」
      • 學思達的「支持系統」、「自動運轉」與「攻堅」
      • 學思達與類學思達:從老師單向講述到學生自主學習
      • 學思達與類學思達: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向學思達
      • 正名「學思達講義」
  • 學思達觀課資訊
  • 學思達講義精華彙整
  • 學思達認證
  • 學思達工作坊影片
  • 學思達雙月刊
    • 2022年 >
      • 2022年12月
      • 2022年10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6月
      • 2022年4月
      • 2022年2月
    • 2021年 >
      • 2021年12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6月
      • 2021年4月
      • 2021年3月
    • 2019年 >
      • 2019年9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 >
      • 2018年11月
      • 2018年7月
      • 2018年5月
      • 2018年3月
      • 2018年1月
    • 2017年 >
      • 2017年11月
      • 2017年9月
      • 2017年7月
      • 2017年5月
      • 2017年3月
      • 2017年1月
  • 學思達老師支持系統
    • 學思達教學社團 (FB)
    • 教學經驗分享 (Medium)
    • 學思達臉書粉專 (FB)
  • 歷屆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3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領航論壇
      • 啟航論壇
      • 會議手冊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年會論壇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會議手冊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活動資訊
      • 會議手冊
  • 支持基金會

學思達執行團隊 夥伴招募中


邀請你成為我們的夥伴​


數位整合行銷專員(正職)
​


我們相信,這份工作將提供你發揮行銷策劃、資源整合能力的舞台,並且能透過與不同利害關係人溝通,培養換位思考、資訊轉譯等能力。期待你的加入讓學思達的資源發揮更大影響力!
​
​👉 查看職缺資訊
 專案專員(正職)
​


我們相信,這份工作能夠培養你的應變力、領導力、執行能力,並且在規劃與執行關鍵的討論會議、增能培訓等過程中,拓展視野與見識,成為能夠為社會議題實際付諸行動的人。

​​👉 查看職缺資訊
專案助理(兼職)
​👉 
已徵得


專案助理的工作挑戰性與專案專員相同,唯獨工作性質為兼職,若你對這份工作非常感興趣,但不確定自己能投入多少時間,鼓勵你仍可以送出申請,我們可以進一步聊聊其他彈性的合作模式!
​​
​​👉 查看職缺資訊

立即申請

【我們是誰】

期待有一天台灣教育現場不再填鴨,老師能夠發揮個人熱情、潛能與創造力,引導孩子快樂學習、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與素養。


學思達教育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學思達教學法」,以改變台灣的單向講述教學方式。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2013年9月開始提倡「學思達教學法」,基金會透過定期舉行教學演講、增能工作坊、社群活動、教案教材分享等,點燃老師的熱情、吸引老師參加培訓、加入教師社群,改變過去既定講述型的教學模式,進一步促進台灣教育現場持續提升教育品質,並改善學生學習動機不足、學習困難或學習成效不佳等問題。


  • 一位學思達老師這樣描述學思達培訓,「我們的目的不是將老師原來的教學打掉重練,而是幫助老師『升級』教學。一個我們實踐過,真正能夠養成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
  • 而學生會因為老師的態度與教學轉變,跟著展現不同的學習樣貌。中山女高第二屆學思達專班學生分享:「以前常常遇見很多不像討論的討論,要嘛有人不敢發言,要嘛有人覺得事不關己,但是在這個班,大家在討論時都可以侃侃而談,也讓我學會傾聽。」

【經營理念】

​釋放師生潛能,創造最大價值
舊式僵化的教學方式壓抑了所有人的創意、天賦、發展潛能,學思達教學法讓教學現場的師生互動增加,從老師改變帶動學生在學習態度與行為上的轉變,幫助老師有效點燃自己與學生對自我成長的渴望,突破過去課堂上的固定式思維,讓師生發掘、發展、發揮各自的天賦與潛能。

|未來人才關鍵基礎能力:自「學」、「思」考、表「達」
面對急遽變化的未來,知識與經驗不斷更迭,唯有培養成熟的「自學能力」,才能不斷與時俱進、精進自己、永保成長。因此學思達的核心是「自學」,包含自學的動機、能力、習慣,「面對一個又一個全新知識,學生可以主動輸入,而非由老師講述、灌輸」這個關鍵思維貫穿所有的教學目的、過程,以及結果。
​
|老師角色轉換:知識傳遞者 → 學習引導者
老師角色從單向講述傳遞知識,升級成「教學設計者」、學生自學的「引導者」,長期培育學生「自學、思考、討論、表達」,帶領學生逐步建構終生受用的自學能力與習慣。

|教學資源公開共享
支持鼓勵學思達老師於共備社群及ShareClass平台上分享交流彼此的教學方法與經驗,使更多老師受到啟發,降低付諸實踐門檻,並讓珍貴教材與經驗得以傳承、形成連結擴散,進一步迭代創新的效益。

【學思達的影響力】
​
  • 學思達工作坊(2021年度)
    教師研習:290場
    課程時數:1,334小時
    參與人次:7,770人次
  • 學思達講師培育(2021年度)
    培育講師:97位
    增能課程:79小時
    共備討論:100+場
  • 學思達講義(歷年累積)
    上傳份數:1,560份
    下載次數:338,187次
  • 學思達FB社團人數:7.4萬人
  • 電子報訂閱人數:8,000+人
  • YouTube訂閱人數:8,000+人
  • 海外影響力
    香港、澳門、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印尼、美國(華人學校)都有老師實行學思達教學法;2016-2019年連續四屆學思達亞洲年會,每年吸引近百名海外老師慕名參加,更有各國老師自組「 學思達遊學團」 來台觀摩。

【學思達的福利】

薪資與福利保障
  • 年終獎金 1 個月,年度績效獎金、工作獎金另計
  • 享勞、健保與團體意外保險
  • 任職滿兩年享有兩年一度的健檢補助
  • 餐費補助(依當月工作日數計算)

工作型態與休假制度
  • 可選擇遠端工作(每週至少進辦2日)
  • 優於勞基法的休假制度(就職第一年即享有10天特休)

學習資源支持
  • 個人學習津貼15,000元/年
  • 提供夥伴購書補助
  • 增能培訓課程
  • 不定期外部參訪及友好組織經驗交流

辦公環境與設備
  • 視野廣闊與良好採光的多窗格局與高樓景緻
  • 鄰近台北小巨蛋捷運站,走路5分鐘抵達辦公室
  • 擁有寬敞的沙發區與獨立工作區

【媒體報導】
​

• 【TEDxTaipeiED】 Flipping Taiwan's education system | 為台灣學生打造的全方位教學策略:學思達教學法 | 張輝誠 Huicheng Zhang 
• 學思達教學法:打破填鴨,全面升級教學 
• 高中老師開放教室把台灣變「教育觀光國」
•【2016 國際名人論壇】張輝誠:用學思達教學翻轉台灣教育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