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學思達教育基金會
聯絡我們
  • 關於我們
    • 關於學思達
    • 關於基金會
    • 2021-2022 雙週年影響力報告
    • 學思達故事 >
      • 專題報導 >
        • 學思達 ─ 打破填鴨,全面升級教學
        • 老師幫助老師,一代勝過一代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匯聚正向動能‧持續精進創新
        • 薩提爾培訓工作坊 — 以一致性對話與陪伴讓愛體現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 為華人世界的教育革新寫下新頁
        • 學思達教學法—為孩子培養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
      • 里程碑 >
        • 2020 年,學思達
        • 2019 年,學思達
        • 2018 年,學思達
        • 2017 年,學思達(下)
        • 2017 年,學思達(上)
        • 2016 年,學思達(下)
        • 2016 年,學思達(上)
      • 活動相簿
  • 了解學思達教學法
    • 推薦書單
    • 學思達教學法簡介
    • 學思達教學五步驟
    • 學思達教師五項專業能力
    • 學思達觀課
    • 創辦人張輝誠老師的話 >
      • 學思達的真正價值
      • 學思達老師的「成長之路」及「隨時開放教室」
      • 觸發學思達老師「內在能量的開關」及「外在成長之路」
      • 學思達的「支持系統」、「自動運轉」與「攻堅」
      • 學思達與類學思達:從老師單向講述到學生自主學習
      • 學思達與類學思達:循序漸進,一步一步走向學思達
      • 正名「學思達講義」
  • 學思達觀課資訊
  • 學思達講義精華彙整
  • 學思達認證
  • 學思達工作坊影片
  • 學思達雙月刊
    • 2022年 >
      • 2022年12月
      • 2022年10月
      • 2022年8月
      • 2022年6月
      • 2022年4月
      • 2022年2月
    • 2021年 >
      • 2021年12月
      • 2021年10月
      • 2021年8月
      • 2021年6月
      • 2021年4月
      • 2021年3月
    • 2019年 >
      • 2019年9月
      • 2019年7月
      • 2019年5月
      • 2019年3月
      • 2019年1月
    • 2018年 >
      • 2018年11月
      • 2018年7月
      • 2018年5月
      • 2018年3月
      • 2018年1月
    • 2017年 >
      • 2017年11月
      • 2017年9月
      • 2017年7月
      • 2017年5月
      • 2017年3月
      • 2017年1月
  • 學思達老師支持系統
    • 學思達教學社團 (FB)
    • 教學經驗分享 (Medium)
    • 學思達臉書粉專 (FB)
  • 歷屆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3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1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20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19 學思達亞洲年會
    • 2018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領航論壇
      • 啟航論壇
      • 會議手冊
    • 2017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年會論壇
      • 學思達進階增能培訓
      • 開放教室觀議課
      • 會議手冊
    • 2016 學思達亞洲年會 >
      • 相關報導
      • 活動資訊
      • 會議手冊
  • 支持基金會

緣起

緣起

願景
使命
學思達推廣方式
​學思達影響力報告

​「老師都不想提供填鴨式教育,但最後提供的大多是填鴨式教育!」
「我們是否培養了孩子帶得走的能力,還是只是教他成為考試機器?」
「孩子明明有自學能力,我們卻把他們當殘障人士,硬要牽著他們走……」

 
有感於求學過程中「填鴨教育」和「小考文化」對學習的扼殺,任教於台灣中山女中的張輝誠老師從教學的第一年就開始嘗試翻轉教學。
 
張輝誠老師分析,過去學生很快就失去學習動力,是因為學校提供的知識與學生的生命成長歷程脫節,當一切的學習只是為了考試成績,考完試之後學生就會豪不留情將所學從腦袋移除。學生閱讀的速度是老師講話速度的 3倍,老師慣常的單向口述填鴨式教育,大量破壞並侷限學生學習的樂趣、吸收知識的速度與能力,再加上,台灣老師大多沒離開過學校,因而不瞭解我們的社會需要孩子具備哪些能力……
 
經過十幾年的淬練與研究,輝誠老師創建的「學思達教學法」漸趨成熟,自 2013年起開始大力宣傳學思達。
 
​
如何從現有的教學問題中,提升教學品質?
​
學思達如何改變填鴨式教育,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

​張輝誠:「學思達是讓老師和學生走向一輩子成長的道路。」
 
進入學思達教學的老師,將投注大量心力在事前備課製作講義、補充足夠的資料;設計出好的提問單,讓學生層層遞進,由簡入深理解知識,並進行深度思考;最後做為一位課堂的主持人,將講台還給學生,引導學生表達。與傳統課堂不同的是,學思達的老師需要了解社會趨勢,在講義中補充適合且足夠完整的資料,培養學生未來重要的能力;在教學現場中需要更多的觀察學生樣態,巧妙應用分組討論時間,進行差異化教學;同時需要提升個人與學生的應對能力(輝誠老師提到 薩提爾冰山理論)、班級經營與主持、引導學生思考的能力,帶領學生一步步學會在舞台上自在表達,同時內容條理分明,具深度剖析度。
 
對學生而言,學思達讓學生的自學能力不斷提升,老師可持續提供學習資源與分配進階的學習任務,讓學生不只學習的課內知識,也能與社會、國際接軌。

在學思達的課堂中,老師的目標即是:培養學生多元能力,營造高效率學習,同時讓各種能力的孩子都得到舞台與鼓勵!
 
進入學思達教學之後,孩子們會很有想法與看法,在溫暖、包容、鼓勵、支持的氛圍下,整個教室順勢進入世代的理性思辨與對話,當老師受到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思想的衝擊,就會產生教學的新鮮感與成就感,教學熱忱與能量也隨之大幅提升!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