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學思達(下)
|
學思達海內外發展
過去二年學思達吸引包含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地的教育工作者多次來台灣取經,並舉辦工作坊邀請台灣種子老師分享。求知若渴的學習和實踐,迄今海外已經有 24 位老師開放教室,而新加坡、中國大陸東莞更積極催生學思達專校。身處不同的教育體制,核心老師在跨域交流之際也看見了彼此的優點和需求。年會邀請海內外重要推手,分享各自在師資、教學與行政等面向上的特點、成效和未來發展方向,除了借鏡彼此的經驗,也引燃更大的熱情。隨著各地學思達的逐步成熟,未來將發展出更豐富的學思達內涵及實證經驗,匯聚更大的教育革新能量。 教學甘苦談 「學思達甘苦談」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產出具體行動的思維脈絡,邀請與會教師分享經驗、集思廣益。透過「前導問卷」蒐集學思達教師在教學現場面臨的各種問題,並嘗試加以整合歸納。年會中則安排各區域教師進行分組討論,同時邀請資深學思達講師回應。全數議題和討論成果, 未來也計畫彙整成教學實務手冊,讓更多入門老師在前人的經驗上,減少試誤,精進教學專業。 單元主持人,也是核心老師之一的高雄英明國中郭進成老師指出,老師須具備的二個條件,「愛學生、愛知識。」經由甘苦談分享,發現雖然執行學思達教學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只要願意正視問題且不藏私地分享,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產生繼續向前邁進的力量,享受最沉重但也最甜蜜的負荷。 學思達新秀教師分享 學思達推廣即將邁入第四年,許多新秀教師的實踐更是學思達教學法持續創新、延展的重要力量。新秀老師擁有不同的學科專業,來自多元的教學現場,他們的分享打破學思達只適合文科、好學校、不利標準考試等種種迷思,對關注學思達多時,卻遲遲未踏出第一步的老師是最重要的鼓舞。 「我也是被選出來的新秀!」輝誠老師以自身經驗,勉勵新秀老師無私分享,也賦予新秀老師們責任,成為引領其他老師的舵手,幫助入門老師減少試誤的過程,發展適合自身教學情境的方法。 學思達與創新發展 學思達可以和各種教學專業融合,為課堂帶來嶄新的學習風景。在教育革新的思潮下,許多翻轉教育理念和方法日益成熟, 累積實證經驗,並且擁有持續創新的動能, 年會邀請四個具代表性的團隊前來分享,「以學生為主體」是他們共同的核心概念。全球首創的教育電競平台 PaGamO,及全台最大線上學習網站的均一教育平台,都運用科技,落實個別化的學習;而 Design for Change 將設計思維轉化為實踐行動, 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溫美玉老師營造多元的學習,也幫助孩子建構知識,成為獨立的學習者。 |
教育願景座談
願景座談邀請教育部陳良基政務次長、方新舟董事長、葉丙成教授以及嚴董事長進行對話。四位與談人各自透過不同取徑推動教育的革新,讓海外與會的貴賓也驚豔於台灣教育的前瞻性思維。陳政務次長分享教育資源政策的轉變,鼓勵學校看見學生的天賦,培養其成為一名好的社會貢獻者,進而帶動社會創新;而創辦無界塾的葉教授則談到二十年前的教改,是校園外人士想要改變校內體制,但現在校內老師希望改變社會對教育的看法,需要政策、學界和基層老師共同努 力;方董事長提議「用不公平來對待不公平」,讓最好的老師幫助偏鄉改變;嚴董事長則呼籲從產學合作、教育資源分配的新機制,以及走向國際等思維看見教育的未來。 工作坊 學思達教學法經過三年推廣,在不同學層、學科,以及城鄉不同的學習情境下,發展出多元的教學模式。 「教學增能工作坊」邀集 19 位學思達教師展現自己最精華的教學新法和實務經驗,內容含括:課程設計、教學技巧、班級經營、講義編制等多元面向,期盼為 與會老師點燃熱情、激發創意,在前人的經驗基礎上 發展出適合自己的學思達教學法。 「學思達是馬拉松,路遙知馬力。四年學思達,終於 來到首站補給點:學思達亞洲年會。」輝誠老師說:「這 三年多來,臉書上有不少朋友是每天看著我如何一步一腳印,踩出一條小路,沒想到三年多之後,就已經 出現越來越多人一起來把路踩得更寬,踩得更遠。」學思達年會精銳盡出,絕不藏私的分享和交流,已讓 學思達的種子大量且迅速的複製並開枝散葉。 迴響 | 原來教育真的是愛的事業 年會之後,老師們的感動持續發燒,不斷地在學思達學習社群分享。一位老師說: 「我很感恩有機會參加年會,認識一群熱血又樂享的夥伴。兩年的微翻轉課堂讓我不斷檢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和心中的理想有差距;是的,我知道還有距離,我不認為它的存在不好,正因爲存在,我才能接納自己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我才能停下來安頓內在脆弱的心靈,也才能同理課堂上徬徨無助的眼神。不是他們不願不想,而是他們從沒被詢問過要的是什麼吧?在年會中聽到別人的分享,我得到了救贖,我要先照顧好自己的心,才能充飽電去影響孩子們! 」 文科新秀分享時,高雄民族國中蔡宜岑老師也不斷鼓勵大家:「人人都可以學思達, 永遠不嫌晚、不必很厲害才可以開始學思達。」在這裡,我們看見老師找回投入教育的初衷與熱情;倘若當老師的基本條件是「愛學生」、「愛知識」,那麼當老師看到學生從「我不會、我不想」到「我會努力、我要試試」到「謝謝老師沒有放棄我」,一定是老師最大的成就! |
資深學思達老師許扶堂主任妙語如珠地分享他的教學經驗:「老師唯一要做的就是相信學生,相信他們ㄧ定可以做到,然後等待孩子,支持他們,雖然這需要較長的時間,但孩子知識的內化絕對比追上進度重要!」
在這裡,老師們發現只要扣緊教學核心,時時調整,掌握心法,不要被框架框住, 每個人的學思達教室風景都可以很美好, 而當老師開始碰觸自己與學生的內心時,才會找回自己與學生的情感連結。 《親子天下》陳雅慧總編輯兩年前曾參加由誠致教育基金會及公益平台共同主辦的「2014 翻轉教室工作坊 」,參加此次年會後,她說:「兩年前,教室裡是滿滿被感動的陌生人,我們來自四面八方,也散去四面八方。但是今天好可怕,全部的人手都已經緊緊牽起來,大家透過網路串得很緊,而且往下扎根。知道需要的時候可以去哪裡,找誰。真的是好多好多人的奉獻和協作。」「我見證奇蹟,覺得很美、很感動、也很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