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學思達 |
學思達五年來,除了量的增長,我們也看到質的轉變。2016年,第一批實踐學思達教學法的老師,透過經驗分享,鼓舞了海內外更多老師願意嘗試;2017年,藉由社群的力量,學思達老師們持續深化了學思達的內涵,在教學方法上擴大應用科目,而海外教師也在各自的情境制度下,發展不同的實踐模式。2018年則是學思達快速成長的一年,許多核心講師主動出擊,在各地自主舉辦工作坊或自組團隊站上海內外工作坊舞台,並深入思考什麼樣的內容、研習方式對不同區域或經驗值的入門老師更有幫助,因而規劃出包括實做、更細緻的主題工作坊,使培訓坊有了系統化的特質和實質影響力。如此深化的工作模式也讓核心講師快速自我提升,不斷精進且更加自信。
|
陪伴體系,讓老師幫助老師
學思達的實踐極具挑戰性,一方面教學專業上的轉變,包括:課前的講義編製、課堂上的提問引導、師生對話,都需要投入大量心力,反覆嘗試、調整;另一方面,也可能面臨家長、學校同儕的質疑挑戰。學思達創辦人張輝誠老師曾多次提到心疼學思達老師在課餘時間付出龐大心力,親身走過這段歷程的他,更明確將「分享」作為學思達精神,期盼讓「老師幫助老師;一代勝過一代」,「陪伴」遂成為每一位學思達老師的基因。 教師社群是陪伴體系的基礎,目前台灣共有11個線上、9個實體穩定運作的學思達社群,因學科領域或成員屬性不同,各有特色。台北市光復國小黃彩霞老師主持的「校內教師專業社群」,成員已達校內總教師人數的1/4。「我都能做到,你一定沒問題」,在彩霞老師的鼓舞下,目前社群已經培育7位講師,儼然成為全方位的小學學思達講師團隊,十月份更應台東瑞源國小邀請舉辦區域型學思達工作坊,將影響力由校內延伸至校外。台北市濱江國小林姿君老師是第一代學思達老師,除了把握每一次分享的機會邀請老師加入社群,更善用社群網絡邀請不同學科的學思達核心講師分享、帶領共備,也持續吸引老師加入「北區學思達共備工作坊」,目前線上成員已超過570人。 另一項陪伴策略是近乎「師徒制」的入校陪伴。入校陪伴能有效地協助老師診斷教學問題,掌握學思達教學法,並建立適合該校學生的教學模式,對缺乏教學資源與支持系統的偏鄉學校而言,需求更是迫切。2017年榮譽退休的許扶堂主任運用三十年的教學經歷,以手把手的方式(公開課、共同備課、入班觀議課)持續進入同一位老師的教學現場,陪伴教師突破教學困境。
「你可以理解偏鄉老師遇到弱勢學生,想教又教不會的困境嗎?」扶堂老師在臉書分享一段公開課的故事。他曾在某間學校的一年級問了一道題目:花瓶裡有4朵紅花,5朵黃花,合起來共有幾朵花?全班六個孩子只有一位答對。他坦言當下心中十分錯愕,但也不放棄地為孩子搭建學習鷹架,直到孩子終於可以正確回答。「觀議課對我來說永遠只是為了發現教學現場存在的問題,並且想辦法陪老師在下一次的課程中試著解決它。」在這樣長期互動下,扶堂主任和老師們不僅建立起深厚的夥伴關係,也培養多位新秀種子教師。 |
2018學思達亞洲年會
邁入第三屆的學思達亞洲年會以「連結.擴散」為主題,超過700位老師參加。年會其實是一個讓教師回流的活動,每次年會也是經驗和資源的匯聚。今年的兩天活動區分為「領航論壇」和「啟航論壇」,為進階、入門學思達老師提供不同的研習內容和實踐目標。 領航論壇旨在為進階教師持續增能。以圍繞「世界趨勢」和「AI時代」的主題,探討未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嚴總裁於演講中引述史學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於《21世紀的21堂課》書中所說:AI等科技變革將創造一個無用階級。嚴總裁認為無用階級要變成「有用」,教育扮演關鍵的角色,並且指出現在學生需要兼具「學術、技術與藝術」的能力,才有辦法生存。延伸AI話題,透過北京洋蔥數學(http://yangcong345.com)呈現線上學習平台的AI應用,與會老師們警覺到改變已經發生,並在學思達核心講師群的帶領下進行熱烈討論─未來世代需要學習哪些能力?老師如何因應改變教學方式?此外,由第一代學思達講師規劃的「專業增能」單元,分享課堂主持專業,如何成為學思達講者和社群領導人,也鼓勵進階教師發揮影響力,幫助更多老師轉變教學。 |
啟航論壇規劃「海外學思達發展」、「新秀分享」,展現了各地不同的發展模式,同時幫助入門學思達教師釐清學思達核心概念、掌握教學實務技巧。新加坡梁慶華副校長首次來台參加年會,她感性地說:擔任副校長兩年,常常聽到校內老師討論學思達,直到親身參與才了解到學思達不是一種教學法,而是讓學生體驗到Prepare to learn for life,真正學習怎麼思考,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該往什麼方向找答案。今年暑假,張輝誠老師離開任教十六年的中山女高,在中國廣東省東莞小牛津教育集團、河南省鄭州貝斯特教育集團的認同與支持下,得以進入集團經營學校的教師培訓系統,藉由頻繁的校內學思達培訓坊、動員全體教師共同備課,產出各科講義等方式,可望建立學思達專校原型。兩個集團教師今年也組團參與年會,分享轉型過程中的挑戰及初步成效,同時也藉由觀議課與台灣學思達課堂的多元活潑氛圍互為參照。
|
ShareClass講義分享平台
講義是學思達教學的關鍵工具,講義必須考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提問幫助思考,並提供課本之外的知識與資訊。每一份學思達講義均由老師投注大量的精力、時間,為達成「訓練學生自學能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教學而編寫。2017年,學思達與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合作,創建ShareClass講義平台(https://www.shareclass.org),打破校際藩籬、共享講義,提供給全台教師上傳分享教案,也讓老師能完整累積自己的教案。 過去一年,公益平台持續鼓勵學思達教師上傳講義,豐厚ShareClass講義平台的內容,自2017年十一月上線至今,共有97位學思達老師分享超過兩千份講義,內容涵蓋:國、英、數、自、社、國防、藝術等科目。未來目標是每一個年級、科目都有完整的學思達講義,讓新加入學思達的老師不用從零做起。另一方面,我們也協助蒐集老師們的使用者經驗,提供給工程師進行優化作業,經過與學思達老師們和行政團隊不斷來回溝通修改,持續優化關鍵字搜尋及使用者個人專頁功能。 公益平台以行政專業支持學思達三年多,見證學思達老師們不斷蛻變,目前台灣學思達核心講師群人數已達到69人,不僅在教學專業上日益精進,並且具備帶動夥伴翻轉的潛力。「互相分享和學習可能是忠實地讓理念能落實最重要的關鍵」,嚴總裁期許每一位學思達老師能成為輝誠老師的「分身」,在學思達「分享」的精神下,不只一個人獨好,還能夠發揮影響力與眾人共好。 |
文/蔡雨辰
學思達2018年影響力報告____ ■ 培訓坊 觸及12,000位教師,區域含括 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台東 ■ 開放教室 31位核心老師開放教室,累 積觀課量逾3,000人次 ■ 社群 11個線上、9個實體社群 ■ ShareClass講義分享平台 教學檔案數量3,114份,總瀏覽量212,278次 本計畫由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協助建立ShareClass講義平台,公益平台負責行政及海內外推廣,山與田教育基金會、亦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贊助全年推廣經費 特別感謝方慶榮董事長(亦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方新舟董事長(誠致教育基金會)、學思達核心講師群、山與田教育基金會、文曄教育基金會、黑松文教基金會、台大師培中心、彰師大師培中心、未來Family協力辦理亞洲年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