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講義製作力
學思達教學現場,學生之所以能夠「自學」(自主學習),完全建立在良好的講義製作的基礎之上。學思達講義,提供了學生自學最重要的起點,一方面補足課本不足之處,另一方面又不斷訓練學生閱讀、理解、以及尋找答案的能力,同時又不斷強化學生之閱讀廣度和深度。 編製學思達講義的重點,完全建立在老師專業能力與專業判斷:課本有哪些地方需要補充註解?哪些不需要?補充註解時應該如何呈現?上課老師原本要解說的話需不需要轉成文字呈現?若需要,應該如何呈現?如果要讓學生保有最佳的學習時間效應(國小生只有 5-10 分鐘、國中生只有 7-15 分鐘、高中生只有 15-20 分鐘),自學內容應該如何切分成小單元?學生如果還沒有自學能力,需不需要將自學範圍減少、困難度降低?講義編寫需不需要由易而難、從簡到繁、由淺至深?每份講義需要達到何種目標?每份講義要訓練學生何種能力?需不需要將評量融入講義之中?要不要借助影片或其他科技?影片要自己錄還是用現成的?自己錄要怎樣錄?用現成的去哪裡找現成的又品質良好的?……諸如此類,學思達老師編製講義時,都必須耗費心神,不斷琢磨,仔細考量。可見,編製學思達講義是老師能力的重要展現,也是學思達老師必須不斷增強、鍛鍊、精益求精的能力之一。 ※ 補充資料: 「學思達講義設計的觀念及做法」👉 https://reurl.cc/KxjVWg 「動手設計學思達講義」👉 reurl.cc/3L8GV9 「什麼是學思達講義?」👉 reurl.cc/avpQWl |
學思達講義製作力(理科)
|
學思達講義製作力(文科)
|
二、問題設計力
學思達講義之好壞的另一重要關鍵,就是問答題的設計良窳。 講義上的問答題可以誘發學生好奇心、刺激學生思考。對學生而言,問答題的考法比選擇題難,因為沒有四或五個選項可以選;對老師而言,則是一方面顯得相對友善,因為老師不用再出選擇題,不用再挖空心思想出數個充滿高誘答力的選項(好讓學生掉入陷阱,責怪學生不夠小心。可是同時又把老師自己的險惡用心,表露無遺)。但另一方面,出問答題對老師又顯得生疏,因為老師的成長、師培過程卻很少有機會接觸如何設計問答題,也就不太容易掌握出問答題的方法、技巧、以及思維。所以,增強設計問答題的能力,是學思達老師編製講義、設計出適合的好問題,顯得格外重要。 ※ 補充資料: 「學思達講義設計的觀念及做法」👉 reurl.cc/4mkE0v |
|
|
|
三、主持引導力
過去傳統講述的教學過程,有一個主要特色就是不斷告訴學生答案是什麼,或者不斷向學生解釋答案是怎麼產生。學思達剛剛好相反,老師什麼都能告訴學生,就是不能告訴學生答案。所以老師要學會如何更有效率、更簡潔地、更深入核心的提供線索、暗示、引導,來讓學生自己想出答案。這時候,老師的引導能力好壞,在學思達教學現場就顯得異常重要。 過去傳統講述教學,老師經常是課堂主角,鎂光燈聚集之處,老師要做的事情,就是在課堂講台上淋漓盡致地演出,博得滿堂彩。但是學思達教學現場,老師恰恰好相反,老師離開講台,化身為主持人,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講台上的主角,老師只在一旁盡力主持著。 ※ 補充資料: 「上台像呼吸一樣自然 — 課堂主持專業與技巧」👉 reurl.cc/pyq7b4 「關於「表達」的課堂機制」👉 reurl.cc/N653Ke |
|
|
四、對話統整力
當學思達教學現場,學生們陸續上台表達,說出自己針對問答題所設想出的各種答案,老師聆聽完學生所有回答之後,必須迅速統整,同時深化、加廣、邃密、抬升……,老師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做出反應、整理、回饋。整個過程必須要高品質、高效益、高吸引力的短講及統整能力,攸關學思達現場會不會淪為學生之間空泛、淺碟式、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收穫的討論之成敗關鍵。 |
|
五、班級經營力
傳統講述上課現場,學生大多被迫處於壓抑狀態;但是學思達教學現場,學生會進入頻繁學習狀態切換的狀態,學生可以講話、可以轉動身體(也可以走動)、可以滑手機(要查找資料),甚至也可以吃東西、睡覺(學生身體狀況不佳,老師可以允許學生睡覺,因為學生手上有獎以可以自行重複學習、補救學習),課堂氣氛活化之後,老師就需要更強大的班級經營能力,如果沒有,課堂就容易演變成失控、混亂狀態;但如果班級經營得當,教學現場就會進入一種動靜分明、專注熱情、愉悅美好的狀態。 學思達現場,老師每天都能趁著學生自學、討論或發表時,和學生進行對話,都能和學生交流,當然也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來輔導學生。學思達教學現場。會有愈來愈多時間讓師生進行對話,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對話品質就異常重要,還有,老師還需要更強大的溝通能力以及輔導能力。 ※ 補充資料: 「班級幹部選舉」👉 reurl.cc/Q7n6q0 「教室裡的師生對話練習」👉 reurl.cc/WEaX2k |
|
|
|